水的文摘,第44卷,第4期

发布时间:2022-11-25 访问量:1996

新闻报道:

水利部安排部署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全国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水利水电工程在调节河川径流、合理配置水资源、维系河湖健康生命、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建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众多,工程规模、类型、年代各异,建设管理主体复杂,特别是一些建设年代较早水利水电工程尚未明确生态流量管理要求,部分具有生态流量目标的工程与相关审批文件规定要求不一致或不符合河湖生态保护要求等,不同程度影响了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有序推进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工作十分必要。《工作方案》针对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特点以及生态流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坚持统筹兼顾、保护生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循序推进,落实责任、严格监管的原则,提出了开展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先行先试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河湖自然规律,以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改善河湖生态功能为主线,按照定工程名录、定控制指标、定管理措施、定泄放设施、定监管责任的要求,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已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展先行先试,合理核定生态流量目标,探索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工作模式、技术方法、协调机制和监管政策,总结提炼、应用推广,为全面推进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

《工作方案》明确,开展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一是确定工作范围。结合已有工作基础,以流域为单元,综合考虑河湖生态保护重要性、复苏紧迫性、已建工程分布特点及调配能力、实施条件及可操作性等因素,合理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河湖,确定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和保障先行先试名录。二是核定生态流量。根据确定的先行先试工程,调查分析受工程影响河段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目标及其保护需求,针对尚未确定生态流量目标、已具有生态流量目标等不同类型,统筹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综合协调,合理确定工程生态流量目标,并分析其合理性、可达性以及与重点河湖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的协调性。三是制定保障措施。根据工程生态流量保障要求,结合河湖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工程任务和功能的主次关系、水资源调配与管理需求,从加强水量调度和管理、完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提升生态流量监测预警能力、强化生态流量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已建工程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四是开展总结推广。组织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先行先试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工作经验成效,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和技术要求,并推广应用,全面推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工作。

《工作方案》要求,各流域管理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加强技术支撑,完善技术规范和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水利部将加强工作督导,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推动任务落实。

 

首届全国节水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1117日,首届全国节水创新发展大会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深圳两地成功举办。大会以“节水优先、产业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前沿,瞄准节水瓶颈问题,研讨节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展示交流国内外先进节水理念、技术和产品。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分别在北京、深圳会场出席活动并讲话。

本次大会是节水领域首个学术会议与高新技术成果展览相呼应的全国性会议。会议期间,任南琪、康绍忠、王浩等3位院士作专题报告,13位涵盖工业、农业、城镇生活、非常规水源利用领域的行业代表作经验交流及案例分享。111519日,来自全国46家企业的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在“高交会”节水专场展出,项目签约金额达9.5亿元。

大会由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广东省水利厅、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节约用水办公室、深圳市水务局、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

 

水利部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来源:水利部网站

前10个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211亿元

记者从1116日水利部召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10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1006亿元、同比增长53%;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211亿元、同比增长63.3%,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增进民生福祉作出积极贡献。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介绍有关情况,并与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工程建设司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刘伟平说,水利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抓好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实施流域防洪、国家水网等重大工程,积极推进重要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在今年前三季度开工42项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236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10月,全国累计新开工水利项目2.4万个,新增投资规模1.1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开工5200余项、多增加投资规模7235亿元。10月,山东官路水库、浙江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等3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今年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5项,创历史新高。在建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广东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48条隧洞全线贯通,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过正常蓄水位验收、右岸首台机组试运行,西藏湘河水利枢纽下闸蓄水,黄河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主干渠试通水。

水利部门不断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水利建设筹资渠道,持续保障水利建设资金需求。110月,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达1.1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79亿元、同比增长103%;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2888亿元、同比增长77%。水利建设资金渠道进一步拓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在水利投资中的占比已达44.2%,较去年同期增加8个百分点。

水利部强化调度督导,指导地方抓好施工组织,加快序时进度,充分发挥水利投资的拉动作用。110月,有12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特别是广东、云南、河北、安徽完成投资分别超过500亿元。全国水利项目施工累计吸纳就业人数22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83万人,较9月底分别增加17万人、12万人。

刘伟平表示,水利部将锚定年度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万亿元以上,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作出积极贡献。同时,积极谋划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破局制药废水“老大难”,提高反渗透膜技术至关重要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目前,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和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不同的方法应用原理存在较大的不同,也有各自的优缺点。

制药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制药污水,这也是药企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就制药的种类来看,包括化药、化学合成药、中成药、生物制药、制剂等,不同种类药所产生的废水都有区别,造成药厂废水复杂、多样、毒性物质多等特点,难以处理。近年来,在环保高压利剑下,破局制药废水处理问题已成为药企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目前,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和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不同的方法应用原理存在较大的不同,也有各自的优缺点。

如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气浮、过滤、离心、沉淀、吸附等技术,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预处理,可以将废水中残留的难以溶解的或乳浊物质,从主体废水中脱离处理,从而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但很多制药废水并不能靠这种方式达到快速去除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回收。

制药废水化学处理方法则包括化学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和混凝法,这类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反应的条件和投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投料的药剂要求比较高,处理费用也比较昂贵。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体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和污泥消化等,缺点也是成本较高,且实际废水处理率比较低。

由于常规的处理工艺技术存在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制药废水处理污染物的去除要求,因此业内认为需要有效利用现有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并合理地进行工艺组合,同时引入新技术,优化工艺技术参数,从而更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污染问题,同时提高废水的再生回用率,节约水资源。

反渗透膜技术在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应用中,反渗透膜技术主要是利用外界存在的作用力优势,将废水中存在的杂质、细菌、微生物等沉淀去处滤,减少水体中的矿化度、减少总溶解固体。

与其他传统的技术相比,反渗透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包括工艺操作简单,脱盐效率高, 用于制药用水系统时比较经济,可以高效地进行废水处理,保证其处理效果与效率,以及降低整体的废水回用成本。

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工业企业贯彻“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在对工业企业用水大户的环评批复中明确要求废水达标排放外,还明确要求废水必须达到一定的回用率。

业内认为,反渗透膜技术能耗低,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且可以通过废水再生回用来有效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因此提高反渗透膜技术至关重要,未来在制药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的反渗透膜大多依靠国外技术,国产企业需要持续发力,打破膜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污泥资源化划入“必修课”,行业将遭“抢食”?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扩容增量,赛道“疯抢”何时现?

几日前,国内首个大型污泥热解气化项目,西安沣西污泥处置项目气化炉工段首次点火成功,投入运行!据了解,该项目处理规模达600/日,解决了地方多个污水厂污泥处置的难题,也为污泥清洁化处理处置探索了新道路。

当前,南北双方开始统一战线,普遍进入降温程序。由于冷空气的进场发力,污水厂也即将进入“御寒期”。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低温运行中,进水超标、水质波动大、污泥活性低、氨氮超标等问题都是低温状态下污水厂的“必修课”。

其中,污泥活性下降将会导致出水COD/SS值显著上升,BOD去除效率下降;二沉池出水漂泥;曝气池中的DO值波动异常,污泥浓度降低等,而若不尽早解决污泥活性降低的问题,最终还将导致二沉池产生翻泥现象。

可见,污泥在污水厂低温运行中是较为关键的一环。而污泥的处理处置,也一直是业内探讨与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年来,污泥协同处置、污泥资源化减量等内容一度冲上行业热榜,业内通过不断的实践堆砌出一个个优化方案。

在近期落幕的2022年视环会-秋季展上,一场名为“污泥处理处理研讨会”的高峰论坛也探讨了污泥的出路。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张瑞娜认为我国当前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空间仍然较大,预计“十四五”期间,污泥处理市场空间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天津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王斌科认为,污泥减量化对于污泥处置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并在视环会现场带来了公司的“污泥王”产品,其脱水率、适用性、耐杂物等多方面表现均在时间中不断升级。作为污泥资源化及符合绿色发展思路的重要内容,污泥厌氧消化处置的碳足迹结果为“0”,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的高级销售经理洪桂芳顺势在现场分享了公司在市政污泥厌氧消化的工程经验,如何在消解污泥的同时实现绿色化?普拉克环保已经出招了。

近日,住建部也开始就两个污泥相关的标准公开征意:《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及《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设备技术条件》,实际表明,污泥协同处置的应用率正在加速提升,倒逼行业出台政策标准以规范污泥协同处置行业运作。

1028日,天津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能源化资源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1115日,中建环能抢发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污泥赛道“摩擦生热”,行业疯抢更待何时?

 

 

学术会议:

第三十四届中国仿真大会暨第二十一届亚洲仿真会议

中国 长沙市   2022129日-20221211

一、会议信息

第三十四届中国仿真大会是由中国仿真学会主办的学术年会,自 1989 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是国内仿真领域最大规模、综合性和影响力最强的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旨在为仿真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学术平台,搭建一座产学研用多方合作的桥梁,助力和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引领仿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

第三十四届中国仿真大会主题为“发展仿真科学工程 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将与第 21 届亚洲仿真会议 AsiaSim 联合举办,定于 2022 9 2325 日在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邀请仿真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出席。大会采取“1+23+1”的会议开展模式,即 1个学术主会场+23个学术分会场+1个仿真产业展会。

二、重要时间节点

会议召开时间: 2022/12/9    2022/12/11

论文提交日期: 2022/4/1    2022/6/30

发放录用通知时间: 2022/08/31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罡 田洁 苏志 刘诗璇

联系电话:010-82317098 010-82310612

电子邮箱:cassimul@vip.sina.com

有关本次会议的详细情况请登陆中国仿真大会会议网站网页:

www.cnsim.org.cn/cass-sim/cn

 

第四届电气工程与控制技术国际会议(CEECT 2022

中国 上海市   20221216日-20211218

一、会议信息

由上海电力大学主办,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亚太科学与工程研究所(APISE)、江苏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技术协办,《现代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和东南大学提供支持,《中国电机工程学报》、《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CSEE JPES)、《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High Voltage》、《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电气工程学报》、《中国电气工程学报(英文)》、 MDPI-Entropy 以及MDPI-Electronics 提供媒体支持的2022年第四届电气工程与控制技术国际会议(CEECT 2022)将于20221216-18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二、重要日期

大会时间:20221216-18 

大会地点:中国-上海 

报名/截稿:20221115 

 

三、会议论文

电气工程  自适应控制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PLC技术的应用  电机和调速驱动大数据、数据共享和云计算  自动引导车辆  新能源系统到电网的能量转换  控制应用程序  新能源战略、技术、趋势与工业应用  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  电力电子,系统,通信和应用  智能电力输送系统控制  发电、输配电   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电力物联网  电气控制技术  区域综合智慧能源  能源效率  能源互联网  智能发电与智慧电厂  低碳零碳能源技术  电力机器视觉技术

1. 稿件必须用英文书写;

2. 稿件应按照模板标准进行排版;(MS-Word模板下载;LaTeX模板下载)

3. 论文的主题应与会议主题相关;

4. 禁止抄袭、剽窃;

5. 禁止一稿多投;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https://cmt3.research.microsoft.com/CEECT2022

 

五、联系方式

丛老师

QQ3193625404

手机:17723329879

微信:APISE17358663189

邮箱:ceect@apise.org

官网:https://www.ceect.org/

 

招聘信息: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拟建)重点研究领域(气象、地震)

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招聘启事

山地灾害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新时代山区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工程、生态文明及“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与科技难题,聚焦山区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冰崩、雪崩、堰塞湖、水旱、山地林火、城镇洪涝等自然灾害成灾致灾过程机理,旨在攻克山地灾害风险防控科学难题与技术瓶颈。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学科领域地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经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实验室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核心骨干人才及优秀青年人才。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应聘。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人才入职后可进一步公开竞聘实验室主任或副主任职位。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重点引才研究领域

1)气象、地震灾害信息探测;

2)气象、地震灾害致灾机理;

3)气象、地震灾害风险防控;

4)山地灾害其他重点领域。

 

二、招聘岗位类型

1)领军人才:应聘者年龄原则上50岁以下。国家引才计划领军级别人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其他同层次人才,年薪不低于100万、科研启动费不低于600万、安居保障不低于200万,具体事项可“一事一议”。

2)核心骨干人才:应聘者年龄4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其他同层次人才,年薪不低于50万、科研启动费不低于400万、安居保障不低于100万。

3)优秀青年人才:应聘者年龄40岁以下,在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具有三年及以上知名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科研工作经历,年薪不低于35万、科研启动费不低于100万、安居保障不低于50万。

4)科技创新团队:围绕实验室重点引才领域,着重引进研究方向稳定、成果优异的科技创新团队(一般3-5人),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符合领军人才类型的岗位条件。引进的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可根据其上述岗位类型,兑现引进待遇。其他团队组建需要,可“一事一议”协商确定。

 

三、申请人应具有的条件

1、实验室重点引进人才应是相关领域的重要科技人才,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国际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具备较高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相关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具备良好的学术创新活力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能够把握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

2、具备较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在学风、作风上能够发挥楷模作用。

3、全职在实验室工作,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四、其他相关待遇

1、聘为事业编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

2、提供一流的办公和实验用房,全力支持申报国家或中科院人才计划;

3、鼓励根据研究方向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科研助手,包括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科研财务助理、研究生等;

4、妥善解决住房问题,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五、应聘材料

请有意向应聘者将以下应聘材料发送至联系邮箱:

附件1:重点领域方向人才应聘登记表

附件2:重要证书、论文等成果清单及附件证明材料(PDF)。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成都市双流区群贤南街189

联系部门: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人事教育处

人:赵老师,代老师

联系电话:+86-28-85239614

联系邮箱:rencai@imde.ac.cn

单位网址:http://www.imde.ac.cn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招聘

因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拟招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人员1名,具体情况如下。

 

一、 高分子材料精细化研究及性能优化(1名)

1.岗位职责

1)主持TPUTPE等工程材料的精细化力学性能研究、工艺优化、合成打样等;

2)主持或参与TPUTPE等工程材料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3)完成课题组的其他任务;

4)工作地点力学所中关村园区或怀柔园区。

2.应聘条件

1)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应届或毕业三年以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有TPUEVATPE、橡胶等项目经验者优先;

3)身体健康,动手能力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 岗位性质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三、 岗位待遇

按中科院力学所特别研究助理人员有关规定执行,年薪25-30万元,绩效考核视项目承担情况而定,特别优秀者上不封顶。

 

四、 报名要求

1.报名截至时间:长期有效

 2.应聘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3)相关业务能力证明材料等。

3.特别说明:

1)邮件标题请按照“应聘冲击与耦合效应课题组特别研究助理+姓名+日期”格式填写;

2)应聘人员需按时到岗、全职参加工作。

 

五、 报名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招聘邮箱,请同时将证书和论文等相关材料扫描成pdf一并发送,来人恕不接待。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

 

六、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人力资源处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544256

邮箱:hujialu@imech.ac.cn

网址:www.imech.ac.cn

 

附件:

https://talent.sciencenet.cn/upload/2022/20220817145529740.docx

 

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Volume228

Optical and molecular indice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or estimating biodegradability and resulting carbon dioxide production in inland waters: A review

Anammox-based granulation cycle for sustainable granular sludge biotechnology from mechanisms to strategies: A critical review

A modelling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optimum bubble size for micro-nanobubble aeration

New insights into mycelial pellets for aerobic sludge granulation in membrane bioreactor: Bio-functional interactions among metazoans,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sights into antibiotic stewardship of lake-rivers-basin complex systems for resistance risk controlSubstance flow analysis on the leachate DOM molecules along five typical membrane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ene oxide and acetaminophen in water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photochemistry of PPCPs

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on metabolic fluxes us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ling: Application to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Pyrolysis temperature-switchable Fe-N sites in pharmaceutical sludge biochar toward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for efficient pollutants degradation

Explaining the resistomes in a megacity's water supply catchment: Roles of microbial assembly-dominant taxa, niched environments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Different microplastics distinctively enriched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anaerobic sludge digestion through shifting specific hosts and promoting horizontal gene flow

Insight into the 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corona on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water environment using biased cyclical electrical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Multivariable integrated risk assessment for 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eutrophic lakes and its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Reductive dehalogenation in groundwater by Si-Fe(II) co-precipitates enhanced by internal electric field and low vacancy concentrations

Land use drivers of riverine methane dynamics in a tropical river basin, India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地下水补给显著增加青藏高原西部湖泊水量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9797.shtm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与合作者利用青藏高原西部连续5年的湖泊水位和水文气象监测资料发现,地下水补给导致冬季湖面结冰期湖水水位显著上涨,可显著影响青藏高原西部湖泊水位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对认识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水循环过程及湖泊变化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该成果发表在地学领域著名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群,是我国最主要的湖泊分布区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受降水增加和冰冻圈加速消融影响,青藏高原内陆区湖泊出现显著扩张,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周边基础设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该文章的第一和通讯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员类延斌介绍,影响湖泊水量平衡的因素较多,如大气降水、湖面蒸发、冰冻圈消融、地下水补给或渗漏等。由于缺少系统的水文气象观测资料,此前,对高原湖泊水量平衡的研究大多侧重地表水,难以直接监测和量化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

青藏高原大多数湖泊在冬季湖面结冰期水位保持稳定或微弱下降。最新监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在湖面结冰期水位出现显著上涨,如鲁玛江东错、美马错、结则茶卡和龙木错等。在鲁玛江东错和美马错,湖面结冰期的水位上涨幅度可达0.25-0.35米,约占全年湖水水位升高值的一半。

综合考虑冬季湖面降雪、入湖径流和湖面升华因素,科研人员发现,冬季湖面结冰期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补给,其补给量占流域内夏季总降水的13-25%。对全年湖水水量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占总入湖流量的59-66%,说明地下水补给不仅对高原西部湖泊水量平衡起到关键作用,还是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藏高原西部地下水的形成可能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有关。研究区域基岩以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灰岩为主,各个流域均分布有地壳断裂产生的活动正断层带,有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形成地下水,并在下游补给湖泊。高海拔地区的冰川、积雪融水通过活动断层破碎带补给地下水,并在低海拔地区汇入湖泊。由于地下水补给稳定且循环周期长,大量地下水补给显著改变高原西部湖泊水位季节变化。

 

水循环塑造新生代哺乳动物地理分布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8953.shtm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陆成宽)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新生代显著的全球性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哺乳动物在此环境背景下经历了由古老类群为主向现代类群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受到了水循环的显著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中生代末期,包括恐龙在内脊椎动物的灭绝,给哺乳动物及其他脊椎动物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新生代冰室—温室气候频繁转换,中间有过多次小幅升温事件。气候条件变化显著影响了新生代哺乳动物类群的地理分布。

“水汽条件的变化控制着森林、草原等植被转换,使得我国新生代各地质时期不同地区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及特征,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导致了各大陆的连接或分隔,促进或阻隔了不同大陆之间的动物交流。”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说。

研究发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导致哺乳动物向北迁徙,且数量增加明显,哺乳动物的灵长目、奇蹄目和偶蹄目等在此事件之后很快在亚洲地区起源,并通过海平面下降产生的陆桥迅速扩散到欧洲和北美。极热事件之后的小幅增温事件造就了早始新世和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在此期间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中新世成为东亚哺乳动物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

同时,始新世/渐新世之交全球环境急剧变化,温室环境骤变为冰室环境,导致了显著的动物群更替,改变了灵长类的演化轨迹。

“晚中新世以来的降温事件使得哺乳动物类群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到人类的迁徙和扩散,也对鱼类的演化和分布区的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可以说,水循环塑造了新生代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邓涛说。

 

切实加强水资源管控能力

(摘自: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943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