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力学文摘”,第76期

发布时间:2023-01-30 访问量:3491

环境力学文摘,第76期,2023130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hhu.edu.cn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Envi_mach/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hhu.edu.cn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 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内陆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阈值估算方面取得新进展

ESR:系统阐述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南京土壤所在代谢模型预测细菌多样性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南海大洋红层为研究深水环流演化提供新思路

《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发布

     人才招聘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2023年地理学科专业人才招聘启事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23年诚聘英才

     学术会议

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二号通知(第二版)

2023年第十四届国际环境科学与发展大会(ICESD 2023)

第二届应用力学与工程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MEA 2023

     论文成果

Grain-resolving simulations of submerged cohesive granular collapse

Superquadric DEM-SPH coupling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non-spherical granular materials and fluids

      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ume 476, March 2023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

 新闻报道
--------------------------------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在内陆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阈值估算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是区域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尽管许多研究开展了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评估工作,但目前仍缺乏对干旱内陆河流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阈值的定量研究。已有的相关研究尚未建立具有明确理论基础的、可用于评估维持植被系统稳定所需的最小和最佳生态需水量的有效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绿洲水土过程与机理研究团队(阿克苏站团队)基于遥感影像数据,估算了塔里木河流域平原地区近22年来天然植被的实际蒸散量。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研究中借鉴了“latitude LAT的概念,提出了内陆干旱地区自然植被的最小和最佳生态需水量计算的新方法。在经典的杯球模型中,LAT对应于杯的宽度,也就是说在不超过阈值(系统稳定性阈值)的情况下,系统的状态可以改变多大。在生态需水量阈值的分析中,LAT可以定义为基于自然植被群落类型未改变且生态系统稳定(不超过阈值)的前提下允许的最大供水波动范围,即:由最优和最小生态需水量二者的差异所确定的最大供水波动范围。基于这一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NDVI年数据确定天然植被LAT的算法,之后根据LAT计算ΔET。最终,由ΔET确定了天然植被的最小和最优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平原区天然植被的平均最小和最优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05.45135.53 mm。林地、高覆盖和低覆盖草地的平均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29.13284.38111.40mm,最优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2.96382.05141.16mm。该方法源于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理论框架,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计算过程简单易操作,为定量评估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阈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2012845?via%3Dihub

[返回本期目录栏]

--------------------------------

ESR:系统阐述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

来源: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青藏高原巨大的抬升地形可接收大量太阳辐射,形成独特的热力干扰源,对区域大气循环和亚洲季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热力作用主要通过地表和大气之间能量和水分的交换过程实现。然而,青藏高原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复杂多样的下垫面状况,使得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与合作者经过三十多年艰苦努力,建成了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网络平台(图1)。利用该平台,研究团队从地气之间水分和能量交换的观测研究入手,回顾了地表辐射和能量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地表标量粗糙度长度的量级及其日变化规律、大气边界层风、温、湿廓线的时空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图2);汇总了青藏高原地气之间水热通量交换的卫星遥感应用方面的发展脉络,包括青藏高原水分和能量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布、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以及青藏高原陆地和湖泊蒸发水资源总量的估算及变化趋势等;评述了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模型模拟的发展,特别强调了风吹雪过程、积雪过程、冻土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区域气候模式与陆面模型耦合等。

作者在文中呼吁加强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观测研究,特别是青藏高原复杂地形条件下云降水过程的观测,以及机器学习与大涡模拟等方法在地气间水热交换过程方面的应用研究亟需引起重视。

近期,上述研究成果以“Comprehensive study of energy and water exchang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 review and perspective: From GAME/Tibet and CAMP/Tibet to TORP, TPEORP, and TPEITORP”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地学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我所马耀明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我所王宾宾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仲雷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获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1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503142230610415225014127502842075085)共同资助。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来源:科学网

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消息,经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会商核定,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受极端灾害天气影响,发生珠江流域性洪水、辽河支流绕阳河决口、青海大通及四川平武和北川山洪灾害、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以及南方地区森林火灾等重大灾害,四川泸定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应急管理部加强统筹协调,全力做好抢险救援救灾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12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554人,紧急转移安置242.8万人次;倒塌房屋4.7万间,不同程度损坏79.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071.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86.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0.8%63.3%25.3%

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有:

一、全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季多发、中西部受灾重

14月,除发生1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2月份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外,灾情总体平稳偏轻。进入夏秋季后,相继发生了华南、江南等地和辽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长江流域罕见夏秋冬连旱,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等局地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四川芦山6.1级地震、马尔康6.0级震群、泸定6.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立夏至立冬期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年总损失的92%91%。全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过百亿元的有10个省份。

二、洪涝灾害南北重、中间轻,局地山洪灾害频发重发

2022年,我国共发生3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全国28个省份626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大江大河共发生10次编号洪水,其中,珠江流域连续形成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北江出现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辽河发生1995年以来最大洪水;黄河、淮河、海河汛情总体平稳。华南前汛期先后经历了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珠江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78月辽河流域发生较为严重洪涝灾害。四川、青海等局地突发山洪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全年洪涝灾害共造成3385.3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71人,直接经济损失1289亿元。此外,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659起,以中小型为主,主要集中在中南、华南、西南等地。

三、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夏秋冬连旱,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重

2022年,受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大和拉尼娜现象等影响,我国平均气温偏高,全年相继发生年初珠江流域冬春连旱、46月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春夏旱、长江流域罕见夏秋冬连旱。其中,长江流域干旱是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中旱以上日数为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旱情峰值时,全国共有5245.2万人次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758.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6090.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12.8亿元。

四、森林草原火灾时空分布较为集中

2022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09起,受害森林面积约4689.5公顷,因灾死亡17人。时间分布上,34月和910月为森林火灾高发期,共发生521起,占全年的74%。空间分布上,受高温干旱等因素影响,湖南、广西、江西、湖北、广东和重庆6个省份发生森林火灾503起,占全国的71%。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21起,其中,内蒙古和青海16起,占全国的76%

五、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风雹灾害偏轻,雷击事件相对较突出

2022年,我国共出现3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数量较近年均值偏少。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季,强对流天气引发风雹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风雹灾害全年损失的73%69%。从区域上看,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青海、四川等地雷击事件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总体上,2022年风雹灾害较常年偏轻,共造成930.6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88人,直接经济损失166.7亿元。

六、西部地区中强地震较为活跃,地震灾害损失偏重

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7次,较历年平均有所增多,主要集中在青海、四川、新疆等西部地区。全年震级最高的地震是1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损失最重的是9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2022年地震灾害损失较常年偏重,共造成94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22人,直接经济损失224.5亿元。

七、台风登陆个数少,登陆地点相对集中

202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5个台风生成,与常年基本持平,其中4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偏少。72日,第3号台风暹芭在广东电白沿海登陆,为首个登陆台风。全年4个登陆台风中有3个在广东登陆,第12号台风梅花在浙江舟山、上海奉贤、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先后四次登陆,为1949年以来首个四次登陆我国大陆不同地区的台风。2022年台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4.2亿元,较常年偏轻。

八、低温雨雪冰冻影响西南、中南地区,新疆局地雪灾严重

2022年,我国共遭受35次冷空气过程影响,较常年偏多5.9次。2月份,南方平均气温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西南、中南地区受灾较重,直接经济损失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年损失的80%1126日至121日,入冬以来最强的寒潮天气给全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雨雪,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区极端暴雪天气造成人员伤亡。2022年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870.7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4.5亿元。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南京土壤所在代谢模型预测细菌多样性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土壤生物多样性极其复杂,通常少量土壤中就存在数十亿种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以及土壤动物(线虫)等。明确土壤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模式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前的研究使用定性和图形框架等简单分析方法,仅仅包含少数共存物种或整体系统模型,侧重于突发模式但忽略了其潜在机制。著名生态学家James H. Brown等于2004年首次提出了定量评估不同尺度的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的框架,即生态代谢理论(MTE)。简言之,该理论预测个体的新陈代谢速率、种群增长率和物种数量随环境温度呈指数增长。众所周知,土壤pH值一直被认为是决定全球尺度不同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虽然生态代谢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动植物多样性的预测中,但在解释不同系统中细菌多样性分布模式时存在矛盾,这可能是因为忽视了pH值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南京土壤研究所孙波和蒋瑀霁团队创新了生态代谢理论的定量模型,将pH纳入理论框架中,研究pH—温度双因素代谢模型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的预测能力,着力于破译土壤细菌多样性分布变化的未解之谜。在个体水平上,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pH梯度的室内微宇宙实验,测定了荧光假单胞菌的代谢速率、突变速率以及多样化速率;在群落水平上,结合东亚大陆尺度和全球尺度,分析验证了模型在不同种群及不同生态系统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成功预测了细菌多样性沿土壤pH和温度梯度的分布模式,对多样性变化的解释度为7%~66%。该研究为定量化解析土壤细菌多样性分布提供了一个模型范例,可以扩展应用于不同的时空尺度。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全球三大酸雨区,预测细菌多样性随温度和pH的分布规律,有助于维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健康,推动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该成果得到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7832120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天(12)召开,会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利用了20多年海洋地质调查实测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创新提出了符合中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与适宜性评价方法,首次系统的评价了我国海域三个级别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袁勇:我们主要是针对我国海域18个主要沉积盆地进行了评价,预测我国海域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有2.58万亿吨。具备一个是地壳稳定性好,第二个是地层的厚度大,第三个构造地层圈闭多,这样的话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潜力就会相对比较大。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就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至地下800米到3500米深度范围内的陆上或海底咸水层,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南海大洋红层为研究深水环流演化提供新思路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孙珍研究员团队在南海中新世海相红层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Gondwana Research(《冈瓦纳研究》)上。张哲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孙珍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大洋红层是指深海远洋、半远洋环境下,形成的一套以棕红色-红褐色为主的沉积物,成因机制复杂,其中与深层环流有关的大洋红层对古海洋演化具有特殊的指示意义。大洋钻探(349367/368/368X)航次在南海洋盆和洋-陆过渡带发现了广为发育的红色粘土层,形成时代主要介于早-中中新世。然而,这些海相红层的成因以及古海洋学意义尚不清楚。其中,U1503A站位位于南海北部最老的洋壳上,这里发育有最完整的同扩张和扩张后沉积地层,且红色粘土层中还发育有四套厚层绿色夹层,是揭示红层成因的理想代表。

研究人员运用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方法,对红层和绿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的颜色变化主要与三价铁氧化物(赤铁矿)的含量变化有关,红层中含有更高比例的赤铁矿。

进一步分析发现,三价铁氧化物含量变化主要取决于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情况,如红色粘土岩的沉积环境较绿色粘土岩更为富氧。这种深海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与南海北部富氧底层流的强弱有关。研究认为,南海早-中中新世沉积物颜色的红-绿变化可能指示着太平洋深水环流在早-中中新世暖-冷期进行了重组。

本次新发现为研究早-中中新世深水环流演化提供了新思路,对研究和认识早-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和冰量变化对深水环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王宽诚教育基金等联合支持。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r.2022.10.022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发布

来源:中科院沈阳生态所

20231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发布了《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报告》显示,我国土地地球化学综合质量总体优良。

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是国家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查明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养分元素、生命健康元素、有机质、酸碱度等54项化学元素和指标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评价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状况,为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此次发布的《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基于20多年全国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编制形成,调查面积266.5万平方千米,覆盖全国83%的耕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 成杭新:这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实际上是相当于我们对人体的一个体检,一个结论是中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总体是优良的,优秀的、良好的和中等的等级已经超过了90%,能够满足我们国家粮食生产的一个需要。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养分状况中,良好、较丰富和中等等级以上超过了70%,具备了粮食稳高产的需求。土壤的有机质中,丰富的、较丰富的和中等以上等级接近了50%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2023年地理学科专业人才招聘启事

地点:江苏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4亩。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前身为著名水文学家刘光文教授等在1952年建立的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1954年其开办了我国第一个陆地水文本科专业,并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点。1981年首批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唯一)1996年列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22007年连续两次又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和2022年,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支撑建设四个国家级的学科平台,包括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两个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科长期排列全国第一,在2022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河海大学水资源工程学科名列全球第1

学院现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水务工程系、城市资源环境系和地理信息科学系等4个系,以及水文预报研究所、工程水文及水文气象研究所、水资源研究所(干旱研究所)、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水信息学研究所)、城市水务工程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及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平原河流与湖泊水文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所(中心)。学院还建有中德水资源研究所、中荷水研究中心、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河海大学国际河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专门议案,在我校设立UNESCO国际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培训与研究中心。

学院已经发展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务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包括2个水利学科本科专业和2个地理学科本科专业,4个本科专业均已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水文学及水资源、城市水务、生态水利、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水文学及水资源、城市水务、生态水利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资源环境、土木水利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学院还设有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3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75人,高级职称占比84.2%。另外,学院还聘有7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担任博士生导师。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0多项;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17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奖项1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

水文是水利的基础。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行业,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科学,水文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地理是水文的基础。自然地理学等基础研究对揭示和量化水文循环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原理及其规律有着重要的支撑,近年来,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地理信息和遥感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的观测手段和新信息的涌现,大大拓展了传统水文科学的研究领域。新世纪以来,在传统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相继设立新的学科,2000年,新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2002年,新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进行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更名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目前,学院地理学科还与水文学科合建有洪涝灾害风险预警与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面向国家应急管理战略,服务国家洪涝灾害防治重大应用需求,围绕变化环境下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规律、洪涝灾害智能感知与识别、洪涝灾害综合模拟与预警、洪涝灾害风险防控与管理等研究方向开展交叉研究。另外,学院地理学科建有校级的地理空间智能与流域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地理学与水文学、流域科学的交叉研究,学校聘请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因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学校和学院统一规划,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地理学相关领域的若干优秀人才。具体招聘事宜公告如下:

一、专业方向要求

所涵盖一级学科(交叉学科):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水利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特别欢迎从事学科交叉方向的人才。

具体招聘方向: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分析与建模、遥感科学与技术等。

二、招聘岗位

1.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

1)招聘对象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的高级科学人才;或者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高级技术人才;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或者项目(青年);取得与上述人才相当的教学科研成果的人才。

2)支持条件

学校特设首席专家岗位、领军人才岗位,具备相应人才称号或科研成果者可聘用到相应岗位,并享受相应人才津贴、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费。

2.引进人才招聘计划

人才类型

申报要求

教授/研究员

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已形成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潜力,达到我校教授/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青年教授

达到我校青年教授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副教授/副研究员

已取得较好教学科研成果的青年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青年副教授

达到我校青年副教授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

讲师/助理研究员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

注:上述引进人才可享受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含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等),此外,可依托河海大学申报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和江苏省有关人才计划;可申报河海大学大禹学者计划领军人才、青年俊才、学术新秀等岗位,如入选额外享受最高达30万元/年的专项津贴。

3.专职科研人员

岗位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年薪标准

18-40

15-35

12-30

注:可根据学校相关政策,提取科研绩效

三、应聘流程

学院常年招聘,按照申请顺序不定期开展评审,不设置截止期限。

1. 请应聘者发送详细个人简历一份,简历中需提供个人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发表论文、科研项目、获奖荣誉、获授权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

2. 通过简历初筛者,推荐参加学院岗位聘用委员会面试,原则上均需到学院现场面试,特殊情况者可远程视频面试,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3. 通过学院面试者,报送学校审定,通过后签订引进人才合同、办理进校手续。

四、联系方式

1.学校

通讯地址:河海大学人事处人事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馆521室)

网址:河海大学人事处,https://rsc.hhu.edu.cn/

联系人:张老师

  话:025-83786205

2.学院

通讯地址: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学院办公室(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工程馆304室)

网页: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https://shxy.hhu.edu.cn/

联系人:宋老师

 话:025-83787361

 箱:shxy@hh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23年诚聘英才

地点:河南

 

一、学院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河南省新乡市。学院现有物理学、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1年物理学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红外材料光谱测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光电子技术及先进制造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面向海内外竭诚选聘各类优秀人才。 

 

二、招聘领域 

 

(一)学术研究领域 

 

物理学(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天文学(含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大气科学(含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地球物理学(含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含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含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等。 

 

(二)博士后合作研究领域 

 

物理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光学工程(红外物理与技术、激光技术与测量、光电材料与器件)。 

 

三、人才层次及申请条件 

 

(一)领军人才 

 

年龄一般应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在海内外具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带领学科团队从事世界学术前沿领域研究,并取得国际领先创新成果的顶尖学术带头人。 

 

(二)卓越人才 

 

年龄一般应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学术造诣高深,在本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学术成就,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具有带领所在学科团队协同攻关,赶超国内先进水平,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卓越人才。 

 

(三)杰出人才 

 

年龄一般应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在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具有带领或者协助带领学科团队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与潜力,有望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的优秀杰出人才。 

 

(四)平原学者 

 

1.拔尖人才 

 

除河南省特聘教授外,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在从事的设岗学科领域开展创造性研究,并取得遴选条件中设定的研究成果。 

 

2.青年英才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身体健康;在从事的设岗学科领域开展创造性研究,并取得遴选条件中设定的研究成果。 

 

(五)优秀博士(后) 

 

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身体健康;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优秀研究成果,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六)师资博士后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 

 

四、待遇条件 

 

(一)领军人才 

 

聘期内年薪180万元;科研经费3000万元(其中科研经费2000万元,学院建设经费100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提供所需实验室条件;配备工作业务用车及2名以上工作助手;安排5-7人的学术团队;直聘博士生导师,并直接分配招生计划指标;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二)卓越人才 

 

聘期内年薪120万元;科研经费1000-3000万元;安家费200万元;提供所需的实验室条件;配备2名以上工作助手;安排3-5人的学术团队;直聘博士生导师,并直接分配招生计划指标;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三)杰出人才 

 

聘期内年薪70万元;科研经费500-1000万元;安家费120万元;提供所需实验室条件;配备1名工作助手;安排2-4人的学术团队;直聘博士生导师,并直接分配招生计划指标;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四)平原学者 

 

1.拔尖人才 

 

聘期内年薪40万元;科研经费50万元;安家费50万元;安排助手,提供办公用房,协助建设实验室。 

 

2.青年英才 

 

聘期内年薪25万元;科研经费30万元;安家费30万元;安排助手,提供办公用房,协助建设实验室。 

 

(五)优秀博士(后) 

 

1.学校待遇 

 

1)安家费 

 

A类博士:30万元。 

 

B类博士:20万元。 

 

A类博士完成5年准聘期岗位职责业绩要求的,学校奖励12万元,如准聘期内获得国家青年人才,学校再提供20万元奖励支持。 

 

B类博士可以申请参加A类博士首段聘期和准聘期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照A类博士标准进行奖励。 

 

2)科研启动费 

 

A类博士:20万元。 

 

B类博士:10万元。 

 

3)博士奖励绩效 

 

学校按博士入职时认定的职级兑现工资待遇、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享受为期5年的博士奖励绩效,标准为3000/月。 

 

4)子女上学 

 

博士子女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在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上学的待遇。 

 

5)配偶安置 

 

博士来校工作时达到A类标准,或者入职5年内达到A类博士岗位职责业绩要求,如配偶为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且在新乡市内无固定正式工作,可申请以人事代理方式安置到学校工作。 

 

6)直聘硕导 

 

博士来校工作时达到A类条件标准要求的,直接受聘为硕士生导师,招生指标单列。 

 

2.学院待遇 

 

在学校规定待遇的基础上,学院另提供以下待遇: 

 

1)根据人才层次相应配套有竞争力的安家费和科研经费补贴,安家费使用与管理参照学校安家费领取与管理办法。 

 

2)全额报销博士来校考察、面试的国内交通住宿费用(需符合财务规定)。 

 

(六)师资博士后 

 

1.学校待遇 

 

协议期内年薪20万元,科研启动费6万元,租房补贴每月1000元。 

 

2.学院待遇 

 

根据进站博士后的个人业绩情况,学院给予8-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 

 

五、应聘方式 

 

采用邮件报名的方式,应聘人员将本人详细简历发送至hnsdwlxy@qq.com 

 

简历内容应包括: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和工作经历、职称、职务情况; 

 

科研成果情况,包括已发表、出版的论文、论著情况,已结项或在研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六、联系方式 

 

(一)学术研究应聘联系 

 

联系人:王春 

 

联系电话:0373-332615117896787689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453007 

 

(二)师资博士后应聘联系 

 

联系人:张黎黎 

 

联系电话:0373-332615118567561913 

 

通讯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邮政编码:453007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二号通知(第二版)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http://www.qndxlt.com/ 

 

大会时间:202355-7

 

大会地点:中国武汉

  

联系方式:

 

沈焕锋(13163235536shenhf@whu.edu.cn

 

王伦澈(13349889828wang@cug.edu.cn

 

管小彬(18007973663guanxb@wh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2023年第十四届国际环境科学与发展大会(ICESD 2023)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icesd.org 

 

大会时间:2023525-27

 

大会地点:中国厦门

  

联系方式:

 

会议秘书:王秘书 

 

邮箱:icesdinfo@163.com 

 

电话:021-59561560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第二届应用力学与工程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MEA 2023

重要信息:

 

会议官网: www.icamea.net

 

大会时间:2023224-26

 

大会地点:中国长沙

 

联系方式:

 

李老师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86-13922150148

 

咨询邮箱:IC_AMEA@163.co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Grain-resolving simulations of submerged cohesive granular collapse

 

作者信息:

Rui Zhu, Zhiguo He, Kunpeng Zhao, Bernhard Vowinckel, Eckart Meiburg

电子邮件地址: hezhiguo@zju.edu.cn

文章地址:

Zhu R, He Z, Zhao K, Vowinckel, and Meiburg. Grain-resolving simulations of submerged cohesive granular collapse.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2022, 942, A49:

doi:10.1017/jfm.2022.404.

ABSTRACT: 

We investigate the submerged collapse of weakly polydisperse, loosely packed cohesive granular columns, as a function of aspect ratio and cohesive force strength, via grain-resolving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cohesive forces act to prevent the detachment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from the main body of the collapsing column, reduce its front velocity, and yield a shorter and thicker final deposit. All of these effects can be captured accurately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parameters by piecewise power-law relationships. The cohesive forces reduce significantly the amount of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released by the particles. For shallow columns, the particle and fluid kinetic energy decreases for stronger cohesion. For tall columns, on the other hand, moderate cohesive forces increase the maximum particle kinetic energy, since they accelerate the initial free-fall of the upper column section. Only for larger cohesive forces does the peak kinetic energy of the particles decrease. Computational particle tracking indicates that the cohesive forces reduce the mixing of particles within the collapsing column, and it identifies the regions of origin of those particles that travel the farthest. 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cohesion promotes aggreg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ggregates. Furthermore, they provide complete information on the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evolving network of cohesive and direct contact force bonds. While the normal contact forces are aligned primaril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cohesive bonds adjust their preferred spatial orientation throughout the collapse. They result in a net macroscopic stress that counteracts deformation and slows the spreading of the advancing particle fron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Superquadric DEM-SPH coupling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non-spherical granular materials and fluids
 

作者信息:

Qiao, Ting, Liu, Lu, Ji, Shunying

电子邮件地址: qiaoting@mail.dlut.edu.cn; liulu@dlut.edu.cn; jisy@dlut.edu.cn

文章地址:

Qiao T, Liu L and Ji S. Superquadric DEM-SPH coupling method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non-spherical granular materials and fluids. Particuology, 2022, 71, 20-33:

doi: 10.1016/j.partic.2022.01.0121674-2001.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method of non-spherical granular materials and fluids aims to predict the particle-fluid interaction in this study. A coupling method based on superquadric elements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n-spherical solid particles and fluids.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and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are adopted to simulate granular materials and fluids. The repulsive force model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coupling force and then a contact detec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erquadric element and the fluid particle. The contact detection method captures the shape of superquadric element and calculates the distance from the fluid particle to the surface of superquadric element. Simulation cases focusing on the coupling force model, energy transfer, and large-scale calcula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upling method. The coupling force model accurately represents the water entry process of a spherical solid particle, and reasonably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solid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In the water entry process of multiple solid particles, the total energy of the water entry process of multiple solid particles tends to be stable. The collapse process of the partially submerged granular column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refore, this coupling method is suitable to simulate fluid-particle systems containing solid particles with multiple shap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ume 476, March 2023

 

Full Paper

Multiple-GPU accelerated high-order gas-kinetic scheme for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pressible turbulence

A finite-difference ghost-point multigrid method for multi-scale modelling of sorption kinetics of a surfactant past an oscillating bubble

Fractional-step Runge–Kutta methods: Representation an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DAS-PINNs: A deep adaptive sampling method for solving high-dimensional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s the classic convex decomposition optimal for bound-preserving schem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transport of immiscible scalars in two-phase flows

A multigrid solver for the coupled pressure-temperature equations in an all-Mach solver with VoF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unstructured grids using explicit differential filtering: A case study of Taylor-Green vortex

Pressure data-driven variational multiscale reduced order models

Stable, entropy-pressure compatible subsonic Riemann boundary condition for embedded DG compressible flow simulations

An interface and geometry preserving phase-field method for fully Euleria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3-D travel time tomography problem

Locally-symplectic neural networks for learning volume-preserving dynamics

Boundary and interface methods for energy stable finite difference discretizations of the dynamic beam equation

A path integral Monte Carlo (PIMC) method based on Feynman-Kac formula for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nergy-conserving formulation of the CSF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at fluid-fluid interfaces with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Extension of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for dynamic system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based on t-model of optimal prediction

Hyperbolic equivalent k-ϵ and k-ω turbulence models for moment-closur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476/suppl/C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ydrology/vol/617/part/PC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water-resources/vol/172/suppl/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research/vol/221/suppl/C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vol/320/suppl/C

Water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vol/231/suppl/C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0652/volumes-and-issues/22-6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447973/current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energy/current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journal-of-fluid-mechanics/latest-issue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77799/current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395590/curren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