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文摘,第48卷,第6期

发布时间:2023-12-25 访问量:1166

新闻报道:

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组考核水利部安全生产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部署,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第17组赴水利部开展2023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工作。1218日,考核组组长、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出席水利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见面会并讲话。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会议,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伟平汇报2023年度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何洋介绍了考核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希望水利部以此次考核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工作,聚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水利行业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坚持严的基调,强化协同配合,全面查摆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强化顶层设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李国英表示,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对水利部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考核,是对水利部安全生产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水利部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工作要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认真履行水利行业安全监管法定职责,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水利规划、建设、运行等各领域、各环节,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强化水利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力以赴抓好水利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牢牢守住水利安全底线,确保水利安全生产、生产安全。 

  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第17组成员,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水利部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抓紧组织排查水利工程震损情况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水利部迅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推进水利工程震损排查除险工作。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迅即部署对震区水利工程震损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摸排,要求及时采取有效修复措施,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水利部已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紧急要求甘肃、青海两省水利厅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做好水库、堤防、农村供水设施等水利工程以及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震损排查、险情处置、危险区人员转移和信息报送工作;通过全国“水利一张图”,梳理了距震中10公里、20公里、50公里范围的水库名单,并通报两省进行重点排查;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密切关注震区天气变化,滚动分析研判震区雨情水情汛情,提醒有关地方进一步加强水库河道巡堤查险,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震区水利部门迅速行动,立即组织对震区水利设施开展震损排查处置。甘肃省水利厅组织临夏州、甘南州等11个市(州)水务局对207座水库、133座水电站、7座调蓄水池、17座水厂开展排查。青海省水利厅组织10个技术工作组共37人、395名专业技术人员,对西宁、海东、黄南3市(州)11县(市、区)开展震后排查,对337座水库(水电站)、311座淤地坝、480.5公里堤防、750处饮水安全工程、45处灌区工程、22座净化水厂开展排查。

  排查发现,甘肃震区农村饮水管道受损较为严重。青海省民和县人饮管道震损30余处。两省震区部分灌溉渠道垮塌、水利工程管理用房出现裂缝,暂未发现较大险情。震中附近黄河干流、支流张家沟等河道水文断面水位流量无明显上涨或陡落,水情平稳。震区昨日无降水,预计未来三天仍无降水。目前,两省正在组织力量紧急排查,并对震损水利工程进行紧急抢修。

  此外,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5.5级地震发生后,水利部立即指导新疆水利厅开展水利工程设施震损情况排查处置。目前暂无险情报告。

 

黄河封河快速发展 水利部切实抓好防凌各项工作

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1215日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首封以来,黄河封河快速发展。截至121910时,黄河封冻河段长度605千米,其中上游内蒙古河段分段封河568千米,中游龙口水库库区和天桥水库库区封河37千米。下游济南槐荫北店子险工以下河段流凌长度322.7千米,流凌密度10%60%,尚未封河。目前,黄河凌情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险情。受近期降温过程影响,预报黄河下游可能于21日左右封河。

  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细化实化各项防凌措施。1218日,受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委托,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带队赴黄河山东河段防凌一线,指导督促地方做好凌情监测、工程调度、堤防巡查、浮桥拆除等各项防凌工作。水利部组织指导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有关省区水利部门密切监视黄河流域天气形势,加密凌情监测预报,强化会商研判,及时将预报预警信息通报防凌一线单位;动态调整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精细调度刘家峡、海勃湾、万家寨、小浪底等水库合理控制出库流量,为平稳封河创造有利条件;督促地方已拆除妨碍行洪(凌)的67座浮桥,强化堤防巡查防守,前置抢险人员、料物、设备,做好滩区群众迁安准备,确保人员和堤防安全。

  目前,黄河仍处于封河关键期,水利部将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各项防凌工作,确保防凌安全。

 

【知识点】化学除磷会产生大量污泥吗?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随着除磷剂的投加量上升,其污泥沉淀物也会迅速上升,但同时使得许多有机物质一同沉淀成了污泥,泥量特别多,且不得于后面的生物处理系统。

  废水除磷处理与污泥产量

  随着环保部门对磷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生物除磷根本无法达到含磷废水的排放标准。所以必须采用化学除磷剂进行化学除磷配合生物除磷才可以将除降下去。然而采用除磷剂化学除磷由于投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促使磷酸盐沉淀,使得废水除磷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沉淀。

  除磷剂的投加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是必然的,但是除磷剂的投加点不同会导致其除磷效果的不同,更会导致其污泥量产生的多少也相同,比如除磷絮凝剂如果投加在生化池的前面,因为这一阶段废水中太多的有机物会与除磷剂反应,所以会使得药耗高、产泥量大等特点。

  除磷剂投加点对产泥量的影响

  将除磷剂投加在初沉池的前面,主要是利用在污泥在经过初沉池进行排泥来达到一个除磷的效果。沉淀物大量的堆积在初沉池里面,随着除磷剂的投加量上升,其污泥沉淀物也会迅速上升,但同时使得许多有机物质一同沉淀成了污泥,泥量特别多,且不得于后面的生物处理系统。

  将化学除磷剂投加于生化池的后面,这样便可以完全避免水中多种物质与除磷剂发生反应,消耗药剂用量.且不会降低生化池的进水有机碳浓度,影响微生物的脱氮除磷效果。同时还可避免过多投加除磷剂,也会使残余的药剂进入生化系统中,对微生物生长造成影响。

  将除磷絮凝剂投加于好氧池的出水口端,二沉池的前面投加除磷剂则可以大量减少除磷药剂的使用量,这是废水在生化处理的过程中已去除水中大部分磷,并将偏磷、有机磷转化为可通过混凝处理的正磷,大大提高除磷效果和减少除磷剂投加量,减少污泥产量、减少污泥中的磷含量。 所以,化学除磷药剂一般投加于生化后,二沉池前,节省废水除磷成本和提高达标率。

 

絮凝剂使用不当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来源:环保在线

导读:本篇主角聚合氯化铝。假如使用聚合氯化铝操作不当,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今天呢,我们和大家来聊聚合氯化铝,但是,我们来聊点不一样的,假如使用聚合氯化铝操作不当,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东西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任何产品其自身性质再好可是因为操作者的运用不当也会给咱们带来非常大的结果,相同水处理聚合氯化铝也不破例,下边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今天的主题。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首要通过紧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积物网捕等机理作用,使水中纤细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集合、絮凝、混凝、沉积,到达净化处理作用。是强化混凝能有用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到达操控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意图,聚氯化铝具有投省、无需缔造新构筑物以及运转费用低一级长处,适合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在发展中值得大力推广。可是,强化混凝的使用也带来一些问题:

  1.因为大剂量投加混凝剂,使水处理体系发生的污泥虽添加,原有的污泥脱水体系才能将会缺乏;强化混凝条件下,有可能达不到抱负的浊度去除作用,然后添加滤池的运转担负。

  2.聚合氯化铝总药耗有所添加,包含调节混凝pH值的硫酸的耗费以及假如考虑腐蚀问题调高出厂水pH值的碱石灰的耗费等。

  3.对杂质微粒及病原休的去除晦气,对进步溶解性有机物、COD去除才能有限,对氨氮、矿物油等的去除没有促进作用。

  4.针对某特定的原水特性所挑选的混凝剂品种、pH值和增大剂量等方法,并不一定对一切原水水质都见效。

 

学术会议:

2024年遥感技术与测量测绘国际学术会议(RSTSM 2024

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Survey Mapping

2024112-14日,吉林长春

一、 大会简介

2024年遥感技术与测量测绘国际学术会议(RSTSM 2024)将在2024112-14日于吉林长春召开。大会旨在为从事遥感、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二、 征稿主题

包括遥感、遥感技术应用、测量测绘等广泛主题,包括但不仅限于:

01.遥感技术与应用:光学遥感技术在地表特征提取和分类中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光学纹理分析与应用/光学遥感图像时空分辨率的改进与提高/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航空影像处理和地物识别技术/光学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等。

02.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与应用: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三维地图制作和建筑物测量中的应用/激光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的性能与精度研究/激光扫描数据的地下目标检测与地下物体成像/基于激光扫描的数据分析等。

03. 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在遥感与测量测绘中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遥感图像解译和分析中的创新方法/基于遥感数据监测的计算机算法与模型/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在遥感与测量测绘中的应用/缺陷检测和识别的光学成像与计算机算法等。

04. 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遥感数据预处理和校正方法/遥感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基于遥感数据的变化检测和监测技术/遥感数据在自然灾害监测与预测中的应用等。

*点击查看更多征稿主题:www.rstsm.net/call_for_paper

 

三、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可有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其他作者可另行注册;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www.ais.cn/attendees/toSignUp/Q6JY6R进行报名参会:

 

四、 联系方式会议

邮箱:IC_RSTSM@163.com

会议秘书:AEIC-李老师(邀请码:L162

联系电话:+86-13922150148

秘书微信:13922150148

 

五、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rstsm.net

时间地点:2024112-14日,吉林长春

一轮报名/截稿:2023121日(已到期)

二轮报名/截稿:2023123124

出版检索:会议论文集出版,提交EI CompendexInspecScopus等数据库

 

ECITech 2024

第三届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2024119-21 福建厦门

一、大会简介

      继往届ECITech年度系列会议的成功举办,第三届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CITech 2024)将于2024119-21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将继续围绕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和参会。

      我们诚挚的邀请相关学术领域的参会嘉宾以及各高校、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参加ECITech2024,期待与您相遇在会议现场。

 

二、主办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三、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

 

四、征稿主题

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信息技术

 

五、联系方式                

大会秘书处:刘老师

电话:19139984085(同微信)

QQ2659950387

Emailcontact_ecit@163.com

 

六、重要信息

会议官网:www.ic-ecite.com

会议时间:2024119-21

会议地点:福建-厦门

二轮截稿日期:20231225

终轮截稿日期:2024115

录用/拒稿通知:投稿后5-7个工作日内(如您稿件已准备好,请尽快投稿)

提交检索类型:EI CompendexScopus

 

 

招聘信息: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2024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简介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地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广州,也是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重镇。研究所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地理研究机构为目标,坚持国家需求与科学前沿双重导向,突出华南热带亚热带岭南地域特色,重点围绕岭南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致力于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城市与区域发展、地表过程与灾害防治、资源安全与调控机制、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东南亚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拥有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遥感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条件平台。 

为满足研究所发展的需要,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青年人才。我们秉承“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理念,努力为有志于投身地理科学事业发展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共赢未来的发展平台,努力建设我国地理创新研究华南重地和科技型高端智库。 

 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常年进行中,诚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二、引才对象  

引才对象主要为各类高端人才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内外优秀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依托研究所申报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 

 

三、需求专业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水资源、自然灾害学、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 

 

四、招聘岗位及待遇 

(一)杰出科学家 

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外籍及发达国家院士,或具有上述相当成就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5周岁。  

薪酬待遇:面议。 

科研启动经费:不少于 3000 万元。 

住房待遇:提供税前 600 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二)省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人才 

任职于海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或海内外著名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1)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 

2)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省级人才计划杰出人才或创新团队带头人或南粤百杰或相当级别人才;  

5)国家重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7)国家科技奖励第一完成人; 

8)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主任。 

薪酬待遇:税前 130 万元/年,并根据业绩享受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科研启动经费:1000 万元。 

住房待遇:提供税前 300 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三)省科学院“百人计划”B类人才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务)的人才,或具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正高级职称的人才,或担任海内外知名企业技术负责人等职位的高级研发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1)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 

2)“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4)“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或省级人才计划(工程)领军人才入选者;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6)省科技奖励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或银奖第一发明人; 

7)海内外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 

薪酬待遇:税前80万元/年,并根据业绩享受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科研启动经费:300万元。 

住房待遇:提供税前15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四)省科学院“百人计划”C类人才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拥有正式科研职位,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国内外知名企业技术负责人以上职务,或相当于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人才计划(工程)项目入选者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在《Science》、《Nature》、《CELL》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2)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一区或者在本专业领域顶级期刊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作为主要执笔人获得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不少于3项,或发布省级规划等咨询报告3篇及以上;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2篇及以上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5)其他学术水平与上述条件相当的人才。 

薪酬待遇:税前50万元/年,并根据业绩享受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科研启动经费:150万元;  

住房待遇:提供税前8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五)省科学院“百人计划”D类人才 

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或具有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习经历并完成至少一期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或工程化领域紧缺人才,或在海内外知名企业担任部门主管及以上职务且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近五年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二区以上或在本专业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论文不少于2篇); 

2)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以上。 

薪酬待遇:税前50万元/年,并根据业绩享受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科研启动经费:75万元; 

住房待遇:提供税前4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五、招聘流程  

1. 职位申请。自投简历及业绩证明材料至zhaopin@gdas.ac.cn,请压缩后以“姓名+应聘岗位”命名; 

2. 综合评议,不定期安排面试; 

3. 审核录用,办理入职。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陈老师 

电话:(02037656971 87685006 

电邮:zhaopin@gdas.ac.cn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之一 

单位网址:http://gig.gzb.cas.cn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空间信息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应用中心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

同济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济大学测绘学科是“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济大学空间信息科学及可持续发展应用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研究中心,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科研环境和体制,在空间信息和遥感科技等方面开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中心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博士后和研究人员,欢迎海内外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加盟同济大学空间信息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应用中心。 

 

一、招聘研究方向 

1. 全球变化与重大灾害监测; 

2. 空间信息与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3. 全球变化多圈层作用和极地冰盖演化研究; 

4. 复杂介质内的增强探测与智能解译; 

5. 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关键技术。 

 

二、招聘岗位 

以上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博士后等教学科研岗位。 

 

三、申报条件 

学术带头人 

1. 具有海外或国内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 

2. 申请人应在其研究领域前沿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学术成就,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的潜力。 

3. 申报人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 年。 

学术骨干 

1. 测绘学科相关领域(包含但不局限于遥感、地球物理、海洋、大气、计算机、电子等学科),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2. 具有海外或国内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及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等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在测绘及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独立发展测绘相关研究方向的能力和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具有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省部级人才计划的潜力。  

3. 引进后全职回国工作,已经回国的青年学者,一般应未全职在国内工作,且回国时间应在一年内。 

4. 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如果取得突出成绩,可突破年限要求,破格申报。 

博士后 

满足同济大学和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博士后招聘相关条件。 

https://talent.sciencenet.cn/index.php?s=Info/index/id/23294 

 

四、应聘者需提供的材料 

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luqian@tongji.edu.cnjinghan@tongji.edu.cn。本招聘长期有效。 

1. 应聘申请(Cover Letter)。 

2. 个人简历(包括教育和科研经历、研究成果简介、发表论文情况、项目情况及学术获奖及学术兼职等)及5篇代表性论文复印件。 

 

五、联系方式 

空间信息科学及可持续发展应用中心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陆倩:luqian@tongji.edu.cn 电话:021-65985123 

韩晶:jinghan@tongji.edu.cn 电话:021-65981085 

 

学术期刊

Water ResearchVolume250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on biochar for its catalytic capability: A review

The potential of electrodialysis as a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reverse osmosis for brackish water desalination

Identification of methane cycling pathways in Quaternary alluvial-lacustrine aquifers using multiple isotope and microbi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ontribute to Geogenic ammonium enrichment in coastal versus alluvial-lacustrine aquifers

Mixed scaling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high-pressure nanofiltration in hypersaline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Integrating global microbiome data into antibiotic resistance assessment in large rivers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itrate nitrogen and orthophosphate by electroreduc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s of diuron exposure on Alexandrium pacificum

Tracing wastewater resources: Unravelling the circularity of waste using source, destination, and quality analysis

Humification level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eastern plain lakes of China based on long-ter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Benzethonium chloride affects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produced from anaerobic ferment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Performance, biodegradation and mechanisms

Modelling biofilm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link between EPS distribution, detachment mechanism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3091708

Applied Ocean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87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recent_papers.html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3851101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cqvip.com/qk/71223X/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411136

Ocean Engineering: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980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0049-6979/

Water Research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431354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ttp://www.waterjournal.cn:8080/water/EN/volumn/home.shtml

 

网络精华

喀斯特山坡岩土结构与水文功能协同演化机制获揭示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012.shtm

        碳酸盐岩地貌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15%,其强烈的可溶蚀性导致土层浅薄,下伏表层岩溶带裂隙、管道网络遍布,水文过程极其复杂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预测喀斯特区水文过程如何响应极端气候及人类干扰变得至关重要,有待进一步研究水文过程、植被、土壤、表层岩溶带、基岩和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反馈机制。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洪松课题组,前期在小流域尺度上,通过物探发现土壤厚度与表层岩溶带深度显著正相关,小流域植被群落、土壤类型、岩溶发育程度之间呈现出很好的空间对应关系,然而喀斯特山坡岩土结构与水文功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仍不清楚。

        针对以上问题,陈洪松课题组依托环江站喀斯特坡地关键带三维水土过程观测平台,综合应用全坡面岩土探槽开挖、岩土结构定量刻画、多界面水文水化学过程动态监测等方法,于20194月至20225月期间共计监测了158次喀斯特关键带不同界面(地表径流、岩土界面壤中流)降雨-产流事件,同时调查了土壤-表层岩溶带结构参数(924组土壤厚度和表层岩溶风化程度配对数据)。

        结果表明,土层厚度随下伏表层岩溶带风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层厚度与表层岩溶带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非极端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量与土壤厚度显著正相关,岩土界面壤中流与土壤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喀斯特山坡关键带产流路径发生转变的临界土壤厚度为50厘米;降雨量大于每12小时50毫米条件下,不同厚度小区出现地表径流与岩土界面壤中流共存的现象,且地表径流与岩土界面壤中流显著正相关,说明地表水文过程与地下水文过程之间出现明显水文连通现象。

        同时,相比浅薄土壤,深厚土壤的淀积层发育,且具有较高的储水能力和CO2浓度,促进了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弱透水性淀积层及高透水表层岩溶带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岩土界面壤中流减少。这是喀斯特关键带土壤-表层岩溶带结构与水文过程共同演化的本质原因。

        据介绍,研究发现的双50阈值(50厘米土壤厚度以及50毫米降雨量)以及喀斯特关键带结构-过程-功能的共同演化规律,能为喀斯特区水土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高精度水土过程模型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hydrology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广西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

 

研究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呈多幕式进水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810.shtm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林间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团队等合作,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幔水化作用的关键场所,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上。

        水对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物理与化学过程至关重要。海水通过海底的裂缝与断层进入岩石圈,引起海洋板块的水化作用。在此过程中,海水降低了岩石圈强度并改变了地幔性质。此外,水通过改变岩石的压力和摩擦力影响着地震活动,并通过降低地幔物质的熔融温度和粘度促进了岩浆的产生及火山活动。海水进入地球深部后,一部分储存在地球内部,一部分则由火山活动释放回海洋和大气。因此,海洋板块的水化影响着板块构造、地幔对流、地球多圈层物质与能量循环等过程。

        研究团队发现,海水会在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和俯冲带呈多幕式进入海洋岩石圈。海洋板块的水化作用首先发生在洋中脊,海水通常通过脊轴两侧的断层进入洋壳。并且,大洋转换断层可为海水渗入上地幔提供额外的途径。海洋板块的再次水化作用发生在俯冲带,俯冲板块弯曲形成正断层,为海水渗透到地壳和上地幔提供通道。

        在该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统计与计算全球海洋板块水化关键参数,定量估算了全球海洋岩石圈进水率的分布。经计算,全球洋中脊-转换断层的进水贡献率约为31.2%;俯冲带进水贡献率约为68.8%。其中,地幔进水率主要由俯冲带贡献。

        水可以影响板块构造和地幔对流,促进俯冲起始,并在地震和火山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定量化揭示了海洋岩石圈的双重水化作用,为全球海平面变化、地震和火山活动以及地球流固相互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为何在锦屏? 

(摘自: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806.shtm